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校核汽车间接视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CATIA软件中建立汽车环境参数模型;绘制第一直接视野区域和第二直接视野区域;根据第一直接视野区域和第二直接视野区域,绘制第一间接视野区域、第二间接视野区域和第三间接视野区域;调整内后视镜、左外后视镜和右外后视镜的镜面驱动参数;根据光学反射原理绘制出驾驶员眼点观看内后视镜、左外后视镜和右外后视镜的镜片边界的视线路径,去除视线路径被车身和内饰遮挡的部分,生成驾驶员间接视野可视区域;校核驾驶员间接视野可视区域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能够从驾驶员实际需求出发来校核汽车间接视野是否满足要求。
主权项:1.一种校核汽车间接视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CATIA软件中建立汽车环境参数模型,所述汽车环境参数模型包括:镜面造型参数、R点参数、整车内外CAS参数、一人载地面线参数、镜面曲率参数、镜面选择中心参数和镜面驱动参数;S2、基于汽车环境参数模型,绘制第一直接视野区域(101)和第二直接视野区域(102),第一直接视野区域(101)为驾驶员通过右外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时的直接视野范围,第二直接视野区域(102)为驾驶员通过左外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时的直接视野范围;S3、根据第一直接视野区域(101)和第二直接视野区域(102),绘制第一间接视野区域(103)、第二间接视野区域(104)和第三间接视野区域(105),第一间接视野区域(103)为驾驶员通过间接视野装置需要观察到的右侧车辆尾灯区域,第二间接视野区域(104)为驾驶员通过间接视野装置需要观察到的左侧车辆尾灯区域,第三间接视野区域(105)为R点后方15240mm处车辆前灯位置;S4、调整内后视镜、左外后视镜和右外后视镜的镜面驱动参数,直到内后视镜、左外后视镜和右外后视镜的镜面位置位于法规规定状态;S5、根据光学反射原理绘制出驾驶员眼点观看内后视镜、左外后视镜和右外后视镜的镜片边界的视线路径,去除视线路径被车身和内饰遮挡的部分,生成驾驶员间接视野可视区域,驾驶员间接视野可视区域包括内后视镜间接视野可视区域、左外后视镜间接视野可视区域和右外后视镜间接视野可视区域;S6、若右外后视镜间接视野可视区域完全覆盖第一间接视野区域(103)、左外后视镜间接视野可视区域完全覆盖第二间接视野区域(104)以及驾驶员间接视野可视区域覆盖第三间接视野区域(105)80%以上面积,则判定汽车间接视野符合要求,否则判定汽车间接视野不符合要求;第一直接视野区域(101)的绘制方法为:根据SAEJ941-2010绘制出右外后视镜视野校核的第一眼点(ER3)和第一颈点(P3);确定第一平面(CA),连接右外后视镜中心点与第一颈点(P3)得到第一直线(a),通过第一眼点(ER3)且平行于第一直线(a)的竖直面即为第一平面(CA);确定第二平面(CB),将第一平面(CA)绕着过第一眼点(ER3)的竖直线向后旋转75.5°得到的平面即为第二平面(CB);确定第三平面(CC),位于基准平面(Y0)右侧4250mm、且平行于基准平面(Y0)的平面即为第三平面(CC);确定第四平面(CD),通过第一点(C1)、第二点(C2)和第三点(C3)的平面即为第四平面(CD);确定第五平面(CE),通过第一点(C1)、第二点(C2)和第四点(C4)的平面即为第五平面(CE);基准平面(Y0)为汽车的中心面;第一点(C1)位于第一眼点(ER3)正下方46mm;第二点(C2)位于第一平面(CA)与第三平面(CC)的交线上,第二点(C2)的离地高度与后视镜中心点的离地高度一致;在第二平面(CB)内、过第一点(C1)且平行于地平面(110)的直线为第二直线(CS),在第二平面(CB)内、过第一点(C1)、与第二直线(CS)的夹角为5°且从前至后向上倾斜的直线与第三平面(CC)的交点即为第三点(C3);在第二平面(CB)内、过第一点(C1)、与第二直线(CS)的夹角为5°且从前至后向下倾斜的直线与第三平面(CC)的交点即为第四点(C4);第一平面(CA)、第二平面(CB)、第三平面(CC)、第四平面(CD)和第五平面(CE)围成第一直接视野区域(101);第二直接视野区域(102)的绘制方法为:根据SAEJ941-2010绘制出左外后视镜视野校核的第二眼点(EL4)和第二颈点(P4);确定第六平面(DA),连接左外后视镜中心点与第二颈点(P4)得到第三直线(c),通过第二眼点(EL4)且平行于第三直线(c)的竖直面即为第六平面(DA);确定第七平面(DB),将第六平面(DA)绕着过第二眼点(EL4)的竖直线向后旋转75.5°得到的平面即为第七平面(DB);确定第八平面(DC),位于基准平面(Y0)左侧4250mm、且平行于基准平面(Y0)的平面即为第八平面(DC);确定第九平面(DD),通过点第五点(D1)、第六点(D2)和第七点(D3)的平面即为第九平面(DD);确定第十平面(DE),通过第五点(D1)、第六点(D2)和第八点(D4)的平面即为第十平面(DE);基准平面(Y0)为汽车的中心面;第五点(D1)位于第二眼点(EL4)正下方46mm;第六点(D2)位于第六平面(DA)与第八平面(DC)的交线上,第六点(D2)的离地高度与后视镜中心点的离地高度一致;在第七平面(DB)内、过第五点(D1)且平行于地平面(110)的直线为第四直线(DS),在第七平面(DB)内、过第五点(D1)、与第四直线(DS)的夹角为5°且从前至后向上倾斜的直线与第八平面(DC)的交点即为第七点(D3);在第七平面(DB)内、过第五点(D1)、与第四直线(DS)的夹角为5°且从前至后向下倾斜的直线与第八平面(DC)的交点即为第八点(D4);第六平面(DA)、第七平面(DB)、第八平面(DC)、第九平面(DD)和第十平面(DE)围成第二直接视野区域(102);第一间接视野区域(103)位于基准平面(Y0)右侧3050mm处,第一间接视野区域(103)平行于基准平面(Y0),第一间接视野区域(103)由以下边界限制:第一下边界GA为与地平面(110)平行且距离地平面(110)350mm的直线;第一上边界GB为与地平面(110)平行且距离地平面(110)1500mm的直线;第一前边界(GC)为通过第九点(G1)的竖直线;第一后边界(GD)为过R点后方15240mm的竖直线;第一前部上边界(GE)为连接第十点(G2)和第十一点(G3)的直线;第九点(G1)位于第二平面(CB)与第三平面(CC)的交线上;第十点(G2)为在第一间接视野区域(103)内、位于第九点(G1)后方3200mm且离地高度为1062mm的点;第十一点(G3)为在第一间接视野区域(103)内、位于第十点(G2)后方4394mm且离地高度为1500mm的点;第二间接视野区域(104)位于基准平面(Y0)左侧3050mm处,第二间接视野区域(104)平行于基准平面(Y0),第二间接视野区域(104)由以下边界限制:第二下边界(HA)为与地平面(110)平行且距离地平面(110)350mm的直线;第二上边界(HB)为与地平面(110)平行且距离地平面(110)1500mm的直线;第二前边界(HC)为通过点(H2)的竖直线;第二后边界(HD)为过R点后方15240mm的竖直线;第二前部上边界(HE):连接第十三点(H2)和第十四点(H3)的直线;第十二点(H1)位于第七平面(DB)与第八平面(DC)的交线上;第十三点(H2)为在第二间接视野区域(104)内、位于第十二点(H1)后方3200mm且离地高度为1062mm的点;第十四点(H3)为在第二间接视野区域(104)内、位于第十三点(H2)后方4394mm且离地高度为1500mm的点。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校核汽车间接视野的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