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一种将家蚕素斑品种定向转育成茶斑限性系统的雌回交法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西南大学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家蚕素斑品种定向转育成茶斑限性系统的雌回交法,通过普斑限性品种雌与基础普茶品种雄杂交得F1;F1雌与轮回亲本素斑品种雄杂交得F2;F2茶斑雌与轮回亲本雄回交得BC1;BC1依表现型数量分为蛾区1型和蛾区2型,将蛾区1型茶斑雌与轮回亲本雄回交得BC2;回交后代茶斑雌连续回交轮回亲本雄至BCn;BCn茶斑雌雄自交得S1;S1茶斑雌雄自交得S2;S2将仅有普茶斑和姬茶斑两种表现型的蛾区随机编号后,进行蛾区内雌雄自交得S3;S3选留仅有普茶斑与姬茶斑的饲育区,即为茶斑限性系统。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家蚕雌完全连锁的特性及茶斑与普斑互作原理,将家蚕素斑品种定向转育成茶斑限性系统,可行性高,性状保留度好,实用性强。

主权项:1.一种将家蚕素斑品种定向转育成茶斑限性系统的雌连续回交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普斑限性品种的雌与基础普茶品种的雄ZZ+p+pLL杂交,得F1代;2F1代雌雄各有1种基因型和1种表现型,雌基因型为表现型为深普茶斑;雄基因型为ZZp+p+LL,表现型为普茶斑,将F1代混合育至上蔟结茧,削茧鉴蛹后留雌汰雄ZZp+p+LL,用雌与轮回亲本素斑品种雄ZZpp+L+L杂交,得F2代;3F2代有ZZpp+L+L、ZZ+pp+L+L、ZZ+ppL+L和ZZppL+L8种基因型,有普斑、深普斑、深普茶斑、素斑、普茶斑和姬茶斑6种表现型,将F2代混合育至4龄后,淘汰深普斑、普斑和素斑3种非茶斑个体,选留深普茶斑、普茶斑和姬茶斑3种茶斑个体继续饲养至上蔟结茧,削茧鉴蛹后留雌和汰雄ZZ+ppL+L和ZZppL+L,用雌与轮回亲本素斑品种雄ZZpp+L+L回交,得BC1代;4将BC1代单蛾育至4龄后,将仅有普茶斑、姬茶斑、普斑和素斑4种表现型的蛾区标记为蛾区1型,将有深普茶斑、普茶斑、姬茶斑、深普斑、普斑和素斑6种表现型的蛾区标记为蛾区2型,将蛾区2型整区淘汰,选留蛾区1型,并将蛾区1型中的普斑和素斑2种非茶斑个体淘汰,将普茶斑和姬茶斑2种茶斑个体继续饲养至上蔟结茧,削茧鉴蛹后留雌汰雄ZZpp+LL,用雌与轮回亲本素斑品种雄ZZpp+L+L回交,得BC2代;5BC2代有ZZpp+L+L和ZZpp+LL4种基因型,有普斑、普茶斑、素斑和姬茶斑4种表现型,将其混合育至4龄后,淘汰普斑和素斑2种非茶斑个体,选留普茶斑和姬茶斑2种茶斑个体继续饲养至上蔟结茧,通过削茧鉴蛹留雌汰雄ZZpp+LL,用雌与轮回亲本素斑品种雄ZZpp+L+L回交得BC3代;6BC3代后按步骤5操作,混合育至4龄后,淘汰普斑和素斑2种非茶斑个体,选留普茶斑和姬茶斑2种茶斑个体继续饲养至上蔟结茧,通过削茧鉴蛹留雌汰雄ZZpp+LL,用雌与轮回亲本素斑品种的雄ZZpp+L+L连续回交n次得BCn代,n≥5;7将BCn代混合育至4龄后,淘汰普斑和素斑2种非茶斑个体,选留普茶斑和姬茶斑2种茶斑个体继续饲养至上蔟结茧,其中普茶斑为雌,基因型为姬茶斑为雄,基因型为ZZpp+LL,通过削茧鉴蛹将雌雄分开,用雌与雄自交得S1代;8S1代有ZZpp+L+L、ZZpp+LL和ZZppLL6种基因型,有普斑、普茶斑、素斑和姬茶斑4种表现型,混合饲育至4龄后,依然淘汰普斑和素斑2种非茶斑个体,选留普茶斑和姬茶斑2种茶斑个体继续饲养至上蔟结茧,削茧鉴蛹将雌雄分开,雌的基因型为雄的基因型为ZZpp+LL、ZZppLL,雌与雄自交得到S2代;9S2代会分化出2种基因型、4种基因型和6种基因型,按基因型数量划分蛾区的类型,将仅有ZZppLL2种基因型的蛾区用类型1表示,将ZZppLL和ZZpp+LL4种基因型的蛾区用类型2表示,将有ZZpp+L+L、ZZpp+LL和ZZppLL6种基因型的蛾区用类型3表示,S2代单蛾育至4龄后,将出现普斑和素斑的蛾区,即类型3整区淘汰;将仅有普茶斑和姬茶斑两种表现型的蛾区,即类型1和类型2随机编号后继续饲养至上蔟结茧,通过削茧鉴蛹将雌雄分开,进行蛾区内雌雄自交得S3代;10S3代按步骤9的蛾区的类型进行蛾区内的混合育,将出现普斑和素斑的蛾区整区淘汰,选留仅有普茶斑和姬茶斑的蛾区,即转育得到能在家蚕幼虫发育至3龄时准确鉴别雌雄的茶斑限性系统。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西南大学 一种将家蚕素斑品种定向转育成茶斑限性系统的雌回交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