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张大勇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恭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申请的专利基于快照光谱成像技术的瞬态温度测量装置和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1458044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5-16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010467446.0,技术领域涉及:G01J5/60;该发明授权基于快照光谱成像技术的瞬态温度测量装置和方法是由张大勇;刘仓理;沈志学;赵祥杰;骆永全;王海峰;储松南;黄立贤;刘海涛;曾建成;乔冉;吴凡;李大鹏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0-05-2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基于快照光谱成像技术的瞬态温度测量装置和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快照光谱成像技术的瞬态温度测量装置和方法,涉及辐射测温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多光谱测温系统的谱段数较少、时间分辨能力差等多方面问题。本发明包括带通滤光片1、光学成像物镜2、快照型光谱成像模块3、高速面阵图像传感器4、图像采集存储模块5、图像处理模块6和温度反演模块7,所述快照型光谱成像模块3用于透过所述光学成像物镜2将含有被测物体辐射的光谱信息与二维空间信息融合形成一幅二维图像,用于单次曝光实现对被测物体的二维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同时探测;本发明结构简单,温度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宽,时间分辨率高,适用于瞬态变化过程的温度场测量。
本发明授权基于快照光谱成像技术的瞬态温度测量装置和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基于快照光谱成像技术的瞬态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被测物体的瞬态温度的测量装置包括带通滤光片1、光学成像物镜2、快照型光谱成像模块3、高速面阵图像传感器4、图像采集存储模块5、图像处理模块6和温度反演模块7;所述带通滤光片1结合高速面阵图像传感器4用于限定所述测量装置的工作波段,用于选通工作波长范围内的光辐射,截止工作波长范围以外的光辐射;所述光学成像物镜2用于将所述被测物体的光辐射收集进入所述测量装置;所述快照型光谱成像模块3用于透过所述光学成像物镜2将含有被测物体辐射的光谱信息与二维空间信息融合形成一幅二维图像,用于单次曝光实现对被测物体的二维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同时探测;所述高速面阵图像传感器4用于将所述二维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所述数字图像中包括光辐射信息,所述高速面阵图像传感器4用于以优于微秒级的时间分辨率探测被测物体瞬时的温度场变化过程;所述图像采集存储模块5储存所述数字图像同时控制所述高速面阵图像传感器4,所述图像采集存储模块5包括控制所述高速面阵图像传感器4的电子快门、曝光时间、帧率、图像采集区域;所述图像处理模块6用于反演所述二维图像得到所述被测物体的光谱信息和空间分布信息,所述光谱信息和空间分布信息包括被测物体在同一时刻,多个波长下的光谱图像序列;所述温度反演模块7基于所述光谱图像序列,结合关于波长的多项式描述的光谱发射率模型和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包括所述被测物体的真实温度、光谱反射率模型的多项式系数;所述快照型光谱成像模块3还包括顺序排布的微透镜阵列31、线偏振起偏器32、Nomarski棱镜33、检偏器36和焦平面37;所述微透镜阵列31用于将入射光分解成M×N个阵列子束;所述线偏振起偏器32用于产生线偏振光,振动方向与所述Nomarski棱镜33的光轴成45°;阵列子束的线偏振光经过所述Nomarski棱镜33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光楔,分解为两束光,分别为o光和e光,在所述Nomarski棱镜33第一个光楔中的o光为子束Ⅰ,e光为子束Ⅱ,进入第二个光楔后转变o光为e光、转变e光为o光;所述Nomarski棱镜33用于产生子束Ⅰ和子束Ⅱ的光学延迟量差值δ;所述检偏器36的透振方向与所述线偏振起偏器32平行,用于透过子束Ⅰ和子束Ⅱ后在所述焦平面37上形成干涉条纹;所述快照型光谱成像模块3还包括在消色散λ2波片34和另一个Nomarski棱镜35;在所述Nomarski棱镜33和所述检偏器36之间顺序加入一个消色散λ2波片34和另一个Nomarski棱镜35,所述消色散λ2波片34用于分别独立旋转所述子束Ⅰ和子束Ⅱ的偏振方向,旋转大小为π2;所述另一个Nomarski棱镜35用于加倍子束Ⅰ和子束Ⅱ的光程差,加倍后子束Ⅰ和子束Ⅱ光学延迟量差值为2δ。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其通讯地址为: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绵山路64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