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无弹簧泵和包括该无弹簧泵的容器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丁要武

摘要:一种安装在容器上的无弹簧泵,用于泵送容纳在该容器中的产品。该无弹簧泵包括:运动部分,运动部分至少包括压头和或活塞杆;以及静止部分,静止部分至少包括牙套。还包括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传动部件,传动部件与运动部分相连接;以及支靠部件,支靠部件形成或固定连接在静止部分上,且传动部分为刚性的,且支承在支靠部件上。该无弹簧按压泵允许使用人容易地使其复位。

主权项:1.一种安装在容器上的无弹簧泵,用于泵送容纳在所述容器中的产品,所述无弹簧泵包括:运动部分,所述运动部分至少包括压头和或活塞杆;以及静止部分,所述静止部分至少包括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弹簧泵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运动部分相连接;以及支靠部件,所述支靠部件形成或固定连接在所述静止部分上,并且所述传动部件支承在所述支靠部件上;其中,所述传动部件为刚性的。

全文数据:无弹簧泵和包括该无弹簧泵的容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泵,尤其涉及一种无弹簧的泵。本发明还设计一种包括该无弹簧泵的容器。背景技术在诸如洗护产品的领域中,通常在容纳产品的容器上包括有用于分配产品的泵。一般来说,分配产品的泵包括按压泵和手扣式泵,使用人通过对该泵的压头按压泵或扳机手扣式泵施加压力来泵送产品,并且在对产品进行一次泵送之后,安装在泵上的复位机构会使致动件恢复到其未受按压的位置,以备下一次的泵送。常规的泵采用金属弹簧来实现该泵的复位。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对泵的制造成本进行控制的需求,提出了无弹簧泵的概念。图42~43b示出了一种现有的无弹簧的按压泵1。如图43a和43b的剖视图所示,该按压泵1包括压头10、活塞杆20、牙套30和汽缸40,其中活塞杆20连接在压头10上,并延伸到汽缸40内,而牙套30则连接在汽缸40上。可以看到,在该按压泵1中省略了金属弹簧之类的复位机构。而为了在按压之后使按压泵1的压头10复位,在压头10上设置有凸片11见图42,通过在该凸片11的下方施加向上的力,可使压头10向上复位。图44a和44b示出了另一种无弹簧的按压泵1’。如从图44b的剖视图中清楚地看到的,该按压泵只是简单地省略了弹簧。在对压头10’进行按压以分配产品之后,使用人向上提拉压头10’,以实现复位。对于以上所公开的已有的无弹簧的按压泵,在向上提拉压头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人用另一只手按住容纳产品的容器或者按压泵的其他部分,否则,若单手提拉压头,则容易将整个容器提起。这就造成了现有技术的无弹簧按压泵使用不方便。同样地,手扣式泵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存在对无弹簧的泵进行改进的需求,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是基于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无弹簧的泵,该无弹簧的泵允许用单手来操作,使用方便,符合对该泵的通常使用习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无弹簧泵,该无弹簧泵安装在容器上,用于泵送容纳在该容器中的产品,并包括:运动部分,运动部分至少包括压头和或活塞杆;以及静止部分,静止部分至少包括牙套;其中,该无弹簧按压泵还包括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传动部件,传动部件与运动部分相连接;以及支靠部件,支靠部件形成或固定连接在静止部分上,且传动部分为刚性的,并支承在支靠部件上。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无弹簧泵中,通过复位机构的设置,允许使用人在对泵进行泵送操作以分配产品之后,能够方便地对复位机构进行操作,使该泵复位,以备下一次操作。并且,由于通过设置复位机构而取消了弹簧,因此对该无弹簧泵的操作省力。较佳地,该传动部分为刚性的构件,这样,在使用人对该传动构件进行操作时,能够更有效地传递使用人所施加的作用力,从而进一步使得对无弹簧泵的操作省力。较佳地,传动部分可转动或可枢转地支承在支靠部件上。由此,可以通过传动部分的转动或枢转运动,更有效地使例如压头或活塞杆的运动部分复位。该无弹簧泵的一种类型为按压泵,包括压头和活塞杆,其中,活塞杆连接在压头上,且其中,复位机构的传动部件连接在压头或活塞杆上。进一步地,在一种具体实施结构中,传动部件包括压板,压板包括位于压板的一端的压头配合部和位于压板的另一端的按压部,压头配合部与压头相接合;以及支靠部件包括支点部,压板还包括枢转部,枢转部可转动地支承在支点部上。由此,借助于压板的作用,通过按压该压板的一端即可容易地使按压泵复位。进一步地,该压板的压头配合部呈叉形,叉形的两个臂从两侧夹持住压头的颈部;和或静止部分还包括汽缸盖,支靠部件还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呈环状,并卡在牙套和汽缸盖之间。或者,压头配合部可连接在压头的顶部。在另一种具体实施结构中,无弹簧按压泵为双体泵,用于包括双腔体的容器,并且该双体泵包括两个压头,即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且牙套的顶部形成有两个安装孔,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分别安装在安装孔中。较佳地,在该双体泵形式的无弹簧按压泵中,传动部件包括压板,压板包括枢转部以及位于枢转部两侧的第一压头配合部和第二压头配合部,第一压头配合部与第一压头或连接在第一压头上的第一活塞杆相连,第二压头配合部与第二压头或连接在第二压头上的第二活塞杆相连;以及支靠部件包括形成在牙套的顶部上的支点部,支点部位于两个安装孔之间,且压板的枢转部可转动地配合在支点部上。进一步地,在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的顶部分别形成有支杆,在第一压头配合部处形成有第一连接点,第一连接点连接于第一压头上的支杆,且在第二压头配合部处形成有第二连接点,第二连接点连接于第二压头上的支杆。进一步较佳地,还包括卡子,在不对无弹簧按压泵进行操作时,卡子卡在第一压头的颈部和或第二压头的颈部,以阻止第一压头和或第二压头的向下运动。其中,在一种具体结构中,压板是可拆卸的,且卡子集成在压板上。或者,在双体泵的情况中,传动部件呈连杆的形式,且该连杆的结构如下:第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孔口,在第一压头上连接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凸柱,第一孔口与第一凸柱相配合;连杆的第二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孔口,第二压头上连接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柱,第二孔口与第二凸柱相配合;以及在连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形成有枢转部,且支靠部件包括形成在牙套的顶部上的支点部,支点部位于两个安装孔之间,连杆的枢转部可转动地配合在支点部上。在又一种具体结构中,传动部件包括齿轮系,支靠部件包括形成在牙套的顶部的齿轮安装部;其中,齿轮系包括:齿轮,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齿轮安装部上;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形成在连接于第一压头的第一活塞杆上,且与齿轮的一侧相啮合;以及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形成在连接于第二压头的第二活塞杆上,且与齿轮的另一侧相啮合。在复位机构的传动部件为压板形式的情形中,支点部可以是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支点部可形成在牙套上,或者,支点部可被夹持固定在牙套和容器之间,或者,支点部可形成在容器上。进一步地,以上所提到的支点部的杆部分为可折叠的,其包括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该第一节段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处,第一节段折叠在第二节段上,在第二位置处,第一节段与第二节段对齐而呈一直线。由此,在储运过程中,支点部的杆部分可采取折叠状态,从而允许压头处于下压的状态,以便于储运。或者,也可采取以下结构来方便储运:支点部包括套筒和棘齿杆,棘齿杆的一端连接在压板上,另一端包括棘齿,并可滑动地容纳在套筒中。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传动部件包括旋转复位件,旋转复位件包括操作部和从旋转复位件的本体悬置的至少一个抵接部,在抵接部的自由端上形成有斜面,相对应地,支靠部件包括形成在牙套的颈部上的配合斜面,配合斜面与抵接部的斜面相配合。借助于抵接部的斜面与牙套的颈部上的配合斜面之间的配合,当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使旋转复位件朝一个方向旋转时,可使旋转复位件上升,进而将压头抬升而使之复位。无弹簧泵的另一种类型为手扣式泵,其中,静止部分包括牙套和形成或安装在牙套上的汽缸,运动部分包括可往复运动地容纳在汽缸中的活塞杆和扳机,扳机的第一端连接在活塞杆,扳机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其中,支靠部件为形成在静止部分上的支点部,扳机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中间点处可转动地连接于支点部,从而由扳机的中间点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构成复位机构的传动部分。借助于结构中,使用人可通过交替地按压扳机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来容易地实现对产品的泵送以及使泵送完成的泵复位。较佳地,在支点部上还形成有限位件,该限位件可在对泵进行复位时限制扳机的运动范围,防止其过度复位。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容器,该容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无弹簧泵。进一步地,容器为双腔体容器,且包括以上所述的呈双体泵形式的无弹簧泵,其中,该容器还包括用于覆盖无弹簧按压泵的泵外罩,泵外套的顶部呈阶梯状,包括较高顶面和较低顶面,较高顶面的高度对应于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中的一个的行程上止点,较低顶面的高度对应于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中的另一个的行程下止点。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泵的侧视图,其中该泵为按压泵,且其压头处于下压状态。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按压泵的另一侧视图,其中压头处于复位状态。图3示出了图1和图2所示按压泵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图1所示按压泵上的支靠部件的立体图。图5a示出了图1所示按压泵上的压板的立体图。图5b示出了图5a所示压板的仰视图。图6示出了图1所示按压泵的压头的侧视图。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泵的侧视剖切图,该泵为按压泵。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泵的正视图,该泵呈双体按压泵的形式。图9示出了图8所示双体按压泵的立体图。图10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按压泵安装在相应的双腔体容器中时的剖视图。图11a示出了图8所示按压泵上的压板的剖视图。图11b示出了图11a所示压板的立体图。图12a示出了图8所示按压泵的第一压头的剖视图。图12b示出了图12a所示的第一压头的立体图。图13示出了用于图8所示的按压泵上的卡子的立体图。图14a示出了图8所示的按压泵的牙套的剖视图。图14b示出了图14a所示牙套的立体图。图15a示出了安装有图8所示按压泵的双腔体容器的立体图。图15b示出了图15a所示双腔体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6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泵的立体图,该泵呈双体按压泵的形式。图16b示出了图16a所示的按压泵的另一立体图。图17a示出了图16a所示的按压泵上的压板的立体图。图17b示出了图17a所示压板的另一立体图。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泵的立体图,该泵呈双体按压泵的形式。图19示出了图18所示第五实施例的按压泵安装在相应的双腔体容器中时的剖视图。图20a示出了图18所示按压泵上的压板的剖视图。图20b示出了图20a所示压板的立体图。图21a示出了图18所示按压泵中的第一活塞杆的剖视图。图21b示出了图21a所示第一活塞杆的立体图。图22a示出了图18所示按压泵的牙套的剖视图。图22b示出了图22a所示牙套的立体图。图23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泵的正视图,该泵呈双体按压泵的形式。图23b示出了图23a所示按压泵的立体图。图24示出了图23a所示第六实施例的按压泵安装在相应的双腔体容器中时的剖视图。图25a~c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按压泵中所使用的齿轮的正视图、剖视图和立体图。图26a~c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按压泵的第一活塞杆的正视图、剖视图和立体图。图27a示出了图24中所示的容器的泵外罩的立体图。图27b示出了图27a中所示泵外罩的剖视图。图28a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按压泵的牙套的剖视图。图28b示出了图28a所示牙套的立体图。图2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泵的剖视图,其中支点部被夹持在牙套和容器之间。图30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泵的另一种形式的剖视图,其中支点部形成在容器上。图31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泵的又一种形式的剖视图,其中支点部为可折叠的形式。图32a示出了图31所示的泵中的可折叠的支点部的立体图。图32b示出了图32所示支点部的正视图,其中该支点部处于折叠状态。图32c示出了图32所示支点部的另一正视图,其中该支点部处于伸展状态。图33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泵的一种变型结构的剖视图,其中该泵为单体泵,支点部被夹持在牙套和容器之间。图34示出了图33所示的泵的另一种形式,其中支点部形成在容器上。图35a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泵的另一种变型结构的剖视图,其中该泵为单体泵,支点部为可折叠的,且处于伸展状态。图35b是图35a所示的泵的另一个剖视图,其中支点部处于折叠状态。图36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泵的剖视图,其中支点部为可伸缩的,且处于收缩状态。图36b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泵的另一剖视图,其中支点部处于伸展状态。图37a和37b分别示出了处于收缩状态和伸展状态的支点部。图38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泵的侧视图,其中该泵处于下压状态。图38b示出了图38a所示的泵的另一侧视图,其中该泵处于复位状态。图39a~39c分别是第九实施例的泵的旋转复位件的俯视图、侧视图和立体图。图40a是第九实施例的泵的牙套的侧视图。图40b是图40a所示的牙套的另一侧视图。图40c是图40a所示的牙套的俯视图。图40d是图40a所示的牙套的立体图。图41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泵的部分剖切侧视图,其中该泵为手扣式泵,且处于泵送状态。图41b是图41a所示的泵的另一部分剖切侧视图,其中该泵处于复位状态。图42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呈按压泵形式的泵以及安装有该按压泵的容器的侧视图。图43a示出了图42所示按压泵的剖视图,其中该按压泵处于被下压的状态。图43b示出了图42所示按压泵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按压泵处于复位状态。图44a示出了另一种现有技术的呈按压泵形式的泵的侧视图。图44b示出了图44a所示按压泵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了解的是,附图中所示的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其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变型、等效替换,并且在不相矛盾的前提下,在以下所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而这些都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按压泵100,该按压泵100包括运动部分和静止部分,其中,运动部分例如包括压头110和连接在压头110上的活塞杆150等部件,而静止部分则例如包括牙套120、汽缸、汽缸盖160等部件。进一步地,在第一实施例的按压泵100中还设置有压板130,如图5a和5b所示,压板130包括枢转部131、在枢转部131一侧的压头配合部132以及在枢转部131另一侧的按压部133。如图3所示,压头配合部132连接在压头110上,在图中所示出的较佳的结构中,压头配合部132为叉形,在安装好的状态下,该叉形的两个臂从两侧夹持住压头110的压头颈部111。按压部133为压板130的自由端,使用人可在按压部133上施加按压力,以使按压部133向下运动。或者,该叉形的两个臂可夹持在连接于压头110上的活塞杆未示出两侧。可以看到,在使用人对按压部133施加按压力或者通过压头对压头配合部132施加向下的压力时,压板130能够绕枢转部131枢转。其中,压板130较佳地为刚性的结构,该刚性结构有利于更有效地传递使用人所施加的压力,进而使得使用人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操作。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对压板130进行操作,较佳地,对该压板130施加的压力大致与压板130相垂直。为向压板130提供支点,在按压泵100的静止部分上设置有支靠部件140。图4示出了该支靠部件140的立体图,其中,支靠部件140包括支点部141和固定部142。压板130的枢转部131连接在支点部141上,从而使得压板130可绕该枢转部131枢转。固定部142则固定连接在按压泵100的静止部分上,例如在图中所示的结构中,固定部142呈部分的环状,并且如图所示卡在牙套120和汽缸盖160之间的空隙中。当然,支靠部件140也可以其他方式形成在按压泵100的静止部分上并为压板130提供支点。例如,固定部142可焊接在按压泵100的静止部分上,且固定部142也并不必须呈部分的环状。并且,除了图中所示的牙套120之外,固定部142也可固定在静止部分的其他部件上,例如可固定在汽缸盖上等等。甚至,可以省略固定部142,而在按压泵100的静止部分上一体地形成支点部141,用来支承压板130的枢转部131。下面将具体描述以上所述结构的按压泵100的操作原理:当需要使用安装有按压泵100的容器中的产品时,使用人按压压头110,将产品分配出来。然后,若要使压头110复位,使用人只需按压压板130的按压部133,由此使按压部133向下运动,进而使压板130围绕枢转部131进行枢转,使得压头配合部132向上运动。压头配合部132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抵接压头110,使得压头110也随之一起向上运动,从而复位。可以看到,通过压板130绕枢转部131的枢转运动,使用人能够以简单的动作在压板130位于枢转部131的两侧处的部分上交替施力,从而可容易地使压头110复位。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按压泵200。在以下对第二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表述简洁,主要描述没有包括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特征,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技术特征则不再作详细描述。如图7所示,按压泵200也包括压头210等运动部分和牙套220等静止部分,并且还包括压板230。压板230包括枢转部231、在枢转部231一侧的压头配合部232和在枢转部231的另一侧的按压部233,枢转部231则可枢转地连接在设置于诸如牙套220等的静止部分上的支靠部件240。与第一实施例的按压泵100不同的是,在第二实施例的按压泵200中的压板230的压头配合部232连接在压头210的上部,特别是连接在压头210的顶部。下面将描述第二实施例的按压泵200的操作原理:在需要使用安装有该按压泵200的容器中的产品时,使用人可按压压板230的压头配合部232,进而通过压头配合部232向下按压压头210,而压板230则绕枢转部231枢转。在将产品从容器中分配出来之后,使用人可按压压板230的按压部233,使压板230绕枢转部231沿相反方向枢转,由此使枢转部231向上抬起,由此通过压头配合部232向上提拉压头210,使压头210复位。可以看到,在对按压泵200的操作过程中,使用人可以通过用同一只手交替地按压压板230的压头配合部232和按压部233来实现对按压泵200的压头210的按压和使压头210复位,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使用人的手可保持相同的姿势,无需改变。图8~15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按压泵300。在以下对第三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表述简洁,主要描述没有包括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特征,对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技术特征则不再作详细描述。如图8和9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按压泵300是一种双体泵,其用于例如双腔体的容器中。双腔体的容器的结构如图15a和15b所示,其中,该容器包括第一容器351和第二容器352,并且第一容器351和第二容器352都配合在同一个底座353上。当然,第一容器351和第二容器352可以如图示中的那样为两个互相独立的容器,也可形成为一体,从而省略底座353。按压泵300包括牙套320,在牙套320上安装有两个压头,即第一压头311和第二压头312。回到图8和9,第三实施例的按压泵300还包括压板330,该压板330连接在第一压头311和第二压头312上,以用于交替地按压第一压头311和第二压头312。图11a和11b分别示出了压板330的截面图和立体图。从图中可见,压板330包括枢转部331,在枢转部331两侧分别为第一压头配合部332和第二压头配合部333,在第一压头配合部332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点334,用于与第一压头311相连接,而在第二压头配合部333处设置有第二连接点335,用于与第二压头312相连接。图12a和12b示出了第一压头311的结构,其中,在第一压头311的本体的顶部上形成有压板连接部,例如,在图中所示的结构中,该压板连接部为支杆313的形式,在支杆313的顶部形成有大致水平地延伸的两个凸柱。相对应地,压板330的第一连接点334包括两个相对的设置的连接环见图11b,支杆313的两个凸柱分别配合到这两个连接环中。第二压头312的形状可与图12a和12b中示出的第一压头311的形状相同,不过也可以是除了同样具有如图所示的支杆313之外具有不同于第一压头311的形状。在第三实施例的按压泵300中,还设置有卡子340,图13示出了该卡子340的结构。在图8所示的状态中,卡子340卡在第一压头311的颈部上,从而阻止第一压头311的下压。当然,该卡子340也可卡在第二压头312上,阻止第二压头312的下压。进一步地,卡子340还可以是双侧卡子,其能够同时卡在第一压头311和第二压头312上。图14a和14b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按压泵300的牙套320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牙套320包括牙套本体321,在牙套本体32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安装孔322,分别接纳第一压头311和第二压头312。在两个安装孔322的下方分别连接有抽吸管361和362,这两根抽吸管361、362分别伸入构成容器的两个腔体的第一容器351和第二容器352内,如图10所示。此外,在两个安装孔322之间还形成有呈支杆形状的支点部323。压板330的枢转部331可枢转地连接在该支点部323上。下面将描述第三实施例的按压泵300的操作原理:在使用人需要使用容器中所容纳的产品时,首先取下卡在第一压头311和或第二压头312上的卡子340。然后,使用人可将手放置在压板330上,当需要获得第一容器351中的产品时,使用人向下按压压板330的第一压头配合部332,使第一压头311向下运动,从而将第一容器351中的产品泵送出来。在向下按压第一压头配合部332的过程中,压板330围绕枢转部331枢转,使得第二压头配合部333同时向上运动。在对第一容器351中的产品泵送完毕之后,使用人可向下按压压板330的第二压头配合部333,使第二压头312向下运动,从而将第二容器352中的产品泵送出来。在此过程中,压板330围绕枢转部331沿相反的方向枢转,使得第一压头配合部332向上运动,从而实现第一压头配合部332的复位。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呈双体泵形式的按压泵300来说,通过第一压头311和第二压头312的下压行程通过压板330而互相关联起来。例如,在枢转部331处于第一连接点334和第二连接点335之间的中点位置时,第一压头311和第二压头312的下压行程基本上相等,从而可使从第一容器351中泵送出的产品量与从第二容器352中泵送出的产品量相同。对于上述双体泵形式的按压泵300,安装有该按压泵300的双腔体容器中可以是容纳同一种产品,也可用于容纳两种不同的产品,例如左侧容纳洗发液、右侧容纳护发素,或者两个腔体中可容纳不能混合存放但使用时需要混合在一起的两种产品。在例如容纳两种不同产品的情况中,若需要从第一容器351中泵送出的产品量不同于从第二容器352中泵送出的产品量,且两者之间为一定的比例关系,则可根据该比例关系设置枢转部331到第一连接点334的距离与枢转部331到第二连接点335的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图16a~17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按压泵400。在以下对第四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表述简洁,主要描述没有包括在第一~第三实施例中的特征,对与第一~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技术特征则不再作详细描述。与第三实施例向类似,第四实施例的按压泵400也是双体泵的形式,包括牙套420,在牙套420上安装有第一压头411和第二压头412。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按压泵400的压板430还可用作卡子卡在第一压头411和第二压头412上,以阻止第一压头411和第二压头412的下压,如图16a和16b所示。图17a和17b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按压泵400中的压板430的具体结构。如图所示,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压板430包括枢转部431,在枢转部431两侧分别为第一压头配合部432和第二压头配合部433。除此之外,在第一压头配合部432处还设置有第一卡合部436,且在第二压头配合部433处设置有第二卡合部437。在对按压泵400使用完毕之后,可将压板430从第一压头411和第二压头412的顶部上的支杆413上取下,并将压板430卡合到第一压头411和第二压头412的颈部上,具体来说,第一卡合部436卡在第一压头411上,第二卡合部437卡在第二压头412上,从而阻止第一压头411和第二压头412的下压。图18~22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按压泵500。在以下对第五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表述简洁,主要描述没有包括在第一~第四实施例中的特征,对与第一~第四实施例相同的技术特征则不再作详细描述。第五实施例的按压泵500也是一种双体泵,包括牙套520和安装在牙套520上的第一压头511和第二压头512。在第一压头511上连接有第一活塞杆541,在第二压头512上连接有第二活塞杆542,在第一压头511和第二压头512之间安装有连杆530。如图20a和20b所示,在连杆530的大致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枢转部531,在安装好的状态下,连杆530能够围绕该枢转部531枢转。在连杆53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孔口532,连杆530的两端通过该孔口532分别连接到第一压头511和第二压头512上,或者说是连接到第一压头511的第一活塞杆541和第二压头512的第二活塞杆542上。在图20a和20b所示的较佳的结构中,连杆53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两个并置的孔口532,从而在连杆530上共形成有四个孔口532。在第一活塞杆541和第二活塞杆542中的每一个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凸柱543,较佳地是如图21a和21b所示地那样,在第一活塞杆541和第二活塞杆542中的每一个的外周壁上形成有两个凸柱543,这两个凸柱543被设置成可与连杆530的一端上的两个孔口532分别相配合。图22a和22b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按压泵500的牙套520的结构。其中,牙套520包括牙套本体521,在牙套本体521的顶部形成有两个安装孔522,分别用于安装第一压头511和第二压头512。在这两个安装孔522之间设置有支杆523,该支杆523的形状、特别是支杆523的顶部的形状与连杆530的枢转部531的形状相匹配,从而枢转部531可支靠在支杆523上,使得连杆530能够绕该枢转部531枢转。为了支杆523能够稳定地支承住连杆530的枢转部531,较佳地在牙套520上设置两个互相间隔开一定距离的支杆523,如图22b所示的那样。或者,也可将支杆523设置成具有一定的厚度,以满足稳定支承连杆530的要求。下面将描述第五实施例的按压泵500的操作原理:在对双腔体的容器中的产品进行分配时,首先按下两个压头中的一个,例如,先按下第一压头511,随着第一压头511向下运动,连接在第一压头511上的第一活塞杆541也向下运动,带动连杆530的连接在第一压头511一侧的那一端向下运动。此时,连杆530在支杆523的支承作用下绕枢转部531枢转,从而使连杆530的连接在第二压头512一侧的另一端向上运动,使第二压头512和连接在第二压头512上的第二活塞杆542向上运动,当第一压头511到达其行程的下止点时,第二压头512也达到其行程的上止点,由此使第二压头512复位。接着,使用人可按压第二压头512,以获得容器的另一个腔体中的产品。随着第二压头512向下运动,连杆530围绕枢转部531沿与之前下压第一压头511时相反的方向枢转,从而使第一压头511向上运动。由此,当第二压头512达到其行程的下止点时,第一压头511达到其行程的上止点,从而使第一压头511复位。图23a~28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按压泵600。在以下对第六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表述简洁,主要描述没有包括在第一~第五实施例中的特征,对与第一~第五实施例相同的技术特征则不再作详细描述。第六实施例的按压泵600也是一种双体泵,包括牙套620和安装在牙套620上的第一压头611和第二压头612,在第一压头611上连接有第一活塞杆641,在第二压头612上连接有第二活塞杆642。与之前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第六实施例的按压泵600中设置有齿轮系630,作为第一压头611和第二压头612之间的联动装置。具体来说,如图23a~24所示,齿轮系630包括齿轮631,该齿轮631安装在设置于牙套620的牙套本体621顶部的齿轮安装部623上见图28a和28b。该齿轮系630还包括形成在第一活塞杆641上的第一齿条632以及形成在第二活塞杆642上的第二齿条633。在图26a~26c中以第一活塞杆641为例示出了其结构,而第二活塞杆642的结构与第一活塞杆641基本相同。第一齿条632和第二齿条633被设置成,在安装状态下,第一齿条632和第二齿条633分别在齿轮631的两侧与齿轮631相啮合,如图23a和23b中所示的。图28a和28b示出了牙套620的结构,其中,在牙套620的牙套本体62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安装孔622,分别用于接纳第一压头611和第二压头612。在这两个安装孔622之间设置有齿轮安装部623,齿轮631可转动地安装在该齿轮安装部623上。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中,较佳地还包括用于覆盖按压泵600的泵外罩650,在诸如运输、存放等的过程中,该泵外罩650起到保护按压泵600的作用。图27a和27b示出了泵外罩650的具体结构。从图中可见,该泵外罩650较佳地呈大致阶梯状,其顶部具有较高顶面651和较低顶面652。该较高顶面651的高度对应于第一压头611和第二压头612之一的行程上止点,较低顶面652的高度则对应于第一压头611和第二压头612中另一个的行程下止点。这样,在将泵外罩650压合到容器上以罩住按压泵600时,可将第一压头611和第二压头612中的一个固定在上止点位置,将第一压头611和第二压头612中的另一个固定在下止点位置。这样,配合现有技术中按压泵600的上位密封和下位密封设计,可使按压泵600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保持锁定和密封,避免产品泄漏。下面将描述第六实施例的按压泵600的操作原理: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人按压第一压头611和第二压头612中的一个。例如按压第一压头611,使第一压头611向下运动,进而使连接在第一压头611上的第一活塞杆641也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活塞杆641上的第一齿条632与齿轮631之间的啮合,使齿轮631转动,该齿轮631的转动则又通过齿轮631与第二活塞杆642上的第二齿条633之间的啮合而使第二活塞杆642以及第二压头612向上运动。当第一压头611被压到行程的下止点时,第二压头612达到其行程上止点,从而使第二压头612复位。接着,使用人可按压第一压头611和第二压头612中的另一个,例如按压第二压头612,使第二压头612以及连接在第二压头612上的第二活塞杆642向下运动。通过第二活塞杆642上的第二齿条633与齿轮631之间的啮合以及齿轮631与第一活塞杆641上的第一齿条632之间的啮合,第二压头612和第二活塞杆642的向下运动转变为第一压头611和第一活塞杆641的向上运动。当第二压头612达到其行程下止点时,第一压头611达到其行程上止点,从而实现第一压头611的复位。图29~35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按压泵700以及该第七实施例的两种变型结构的按压泵700’和700”。在以下对第七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表述简洁,主要描述没有包括在第一~第六实施例中的特征,对与第一~第六实施例相同的技术特征则不再作详细描述。在图29所示的第七实施例的按压泵700为双体按压泵的形式,包括第一压头711和第二压头712。与之前的双体按压泵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第七实施例中包括两个互相独立的牙套,用来取代一体式的牙套。如图所示,第一压头711安装在第一牙套721上,第二压头712安装在第二牙套722上。相应地,在容器750上设置有两个连接颈部,分别用于安装第一牙套721和第二牙套722。进一步地,在图29所示的按压泵700中,用于支承压板730以供压板730枢转运动的支点部740不是直接形成在牙套上,而是被夹持在第一牙套721、第二牙套722与容器750之间。替代地,支点部740也可一体形成在容器750上,如图30所示。支点部740还可形成为可折叠的结构,如图31~32b所示。其中,图32a~32c分别示出了支点部740的立体图、处于折叠状态的正视图以及处于展开状态的正视图。如图32a~32c所示,支点部740的杆部分包括第一节段741和第二节段742,该第一节段741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第一节段741折叠到第二节段742上图32b,而在第二位置,第一节段741展开,与第二节段742呈一直线图32c。对于可折叠形式的支点部740来说,当产品容器被运输时,可将第一节段741置于第一位置,使支点部740呈折叠状态,同时按压泵700的第一压头711和第二压头712都位于下位状态见图31,由此便于储运。在首次使用时,用户可手动地将第一压头711和第二压头712拔起,并且将第一节段741枢转到第二位置,使支点部740转变到展开状态,并支承压板730上的枢转部,例如可将支点部740与压板730的枢转部卡合,然后即可对按压泵700进行按压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可折叠构造的支点部740也可用于诸如第三实施例中的一体式牙套的情形中。图33和34示出了在第七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种变型结构,其中,如图33所示,按压泵700’为单体泵的形式,包括压头710’和牙套720’,在压头710’上安装有压板730’。此外,支点部740’被夹持在牙套720’和容器750’之间并固定,且支点部740’的上端与压板730’上的枢转部相连接,允许压板730’枢转。或者,支点部740’也可一体地形成在容器750’上,如图34所示。图35a和35b示出了在第七实施例的基础上的另一种变型结构。如图35a和35b所示,该按压泵700”也呈单体泵的形式,包括压头710”和牙套720”。其中,支点部740”被夹持在牙套720”和容器750”之间,并且该支点部740”的杆部分是可折叠的,包括第一节段741”和第二节段742”。在运输或仓储过程中,支点部740”处于折叠状态,此时压头710”处于下压位置,便于储运图35b,而在首次使用时,将支点部740”设置到展开状态,并与压板730”的枢转部相连接,允许压板730”枢转。当然图35a和35b中示出的按压泵700”中的支点部740”也可一体地形成在容器750”上。图36a~37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按压泵800。在以下对第八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表述简洁,主要描述没有包括在第一~第七实施例中的特征,对与第一~第七实施例相同的技术特征则不再作详细描述。如图36a和36b所示,按压泵800为双体泵的形式,包括第一压头811和第二压头812,第一压头811连接在第一牙套821上,第二压头812连接在第二牙套822上。在该按压泵800所安装的容器850上设置有两个颈部,分别用于安装第一牙套821和第二牙套822。在第一压头811和第二压头812上连接有压板830,该压板830支承在支点部840上,并可绕该支点部840的顶点枢转。其中,支点部840被夹持在第一牙套821、第二牙套822与容器850之间并固定。在第八实施例中,支点部840为可单向伸缩的结构。该单向伸缩结构可具体参考图37a和37b。其中,支点部840包括套筒841和棘齿杆842,棘齿杆842的一端连接在压板830上,另一端包括棘齿843,并可滑动地容纳在套筒841中。在储运过程中,棘齿杆842收缩在套筒841中,从而允许按压泵800的第一压头811和第二压头812处于图36a所示的下压位置。而在首次使用时,用户可向上拉压板830,使棘齿杆842也随之一起向上运动,直至棘齿杆842的棘齿843越过套筒841的顶部,并卡合在套筒841的顶部上。由于棘齿的作用,棘齿杆842被阻止向下返回,从而使支点部840固定于伸展状态,此时用户可正常地按压使用乳液泵。在此要说明的是,上述可伸缩结构的支点部840也可用于诸如第三实施例中的一体式的牙套的情形中。图38a~40d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按压泵900。在以下对第九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表述简洁,主要描述没有包括在第一~第八实施例中的特征,对与第一~第八实施例相同的技术特征则不再作详细描述。如图38a和38b所示,第九实施例的按压泵900包括压头910,压头910安装在牙套920上,在压头910和牙套920之间设置有旋转复位件930。图39a~39c示出了旋转复位件930的各个视图。从图中可见,旋转复位件930包括操作部931以及从旋转复位件930的本体向下悬置的至少一个图中示出的是两个抵接部932,在该抵接部932的自由端上形成有斜面933。相对应地,如图40a~40d所示,在牙套920的颈部上形成有配合斜面921,该配合斜面921与旋转复位件930的抵接部932上的斜面933形状相匹配。当用户对按压泵900的压头910进行按压时,压头910向下运动,旋转复位件930也随着压头910一起向下运动,与此同时,由于斜面933和配合斜面921之间的配合,旋转复位件930被引导而沿一个方向转动。在对容器中的产品进行了一次分配之后,用户可对旋转复位件930的操作部931进行操作,使操作部931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动,此时,在斜面933和配合斜面921之间的配合的作用下,旋转复位件930向上运动,进而将压头910向上抬升,从而使压头910复位。或者,也可以将旋转复位件930设置成,在使旋转复位件930旋转以使压头910复位时,能够将旋转复位件930旋转到使其抵接部932越过牙套920的斜面933的最高点922再停止。这样,在下一次对压头910进行按压时,旋转复位件930不会旋转,而是随着压头910一起直接向下运动。然后,沿着与之前相同的方向来转动该旋转复位件930,使压头910复位。换言之,在该情况中,旋转复位件930。在此情况中,也可以将旋转复位件930的内径设置成大于牙套920的颈部的外径。此时,在复位操作过程中,当旋转复位件930的抵接部932越过斜面933的最高点922之后,旋转复位件930自动下落到其低位。图41a和41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手扣式泵1000。在以下对第十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表述简洁,主要描述没有包括在第一~第九实施例中的特征,对与第一~第九实施例相同的技术特征则不再作详细描述。如图41a和41b所示,第十实施例的泵为手扣式泵1000,包括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汽缸1050,在该汽缸1050中可往复运动地容纳有包括活塞的活塞杆1040。扳机1010的第一端连接在该活塞杆1040上,第二端为自由端。在手扣式泵1000上还设置支点部1020,该支点部1020固定形成在手扣式泵1000的固定部分上,例如可形成在牙套1030上或汽缸1050上,等等。扳机1010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中间点1011处与该支点部1020相连接,并且扳机1010可绕该中间点1011转动。如图41a所示,当用户按压扳机1010的在中间点1011和第一端之间的部分时,活塞杆1040朝着汽缸1050内部滑动,从而将产品泵出。随后,若要使活塞杆1040复位,用户可按压扳机1010的在中间点1011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使扳机1010绕其中间点1011枢转,由此可使活塞杆1040复位,如图41b所示。由此可见,在第十实施例中,由扳机1010来构成复位机构的传动部分,具体来说是扳机1010的在中间点1011与第二端之间的部分为该复位机构的传动部分。较佳地,在支点部1020上还可设置限位件1021,例如图41a和41b中示出的从支点部1020的主体倾斜伸出的部分。在使手扣式泵1000的活塞杆1040复位的过程中,当扳机1010与限位件1021相抵接时,扳机1010停止枢转,此时活塞杆1040到达复位的位置,以待下一次泵送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安装在容器上的无弹簧泵,用于泵送容纳在所述容器中的产品,所述无弹簧泵包括:运动部分,所述运动部分至少包括压头和或活塞杆;以及静止部分,所述静止部分至少包括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弹簧泵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运动部分相连接;以及支靠部件,所述支靠部件形成或固定连接在所述静止部分上,并支承在所述支靠部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为刚性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可转动或可枢转地支承在所述支靠部件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弹簧泵为按压泵,所述按压泵包括所述压头和所述活塞杆,其中,所述活塞杆连接在所述压头上,且其中,所述复位机构的所述传动部件连接在所述压头或所述活塞杆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包括位于所述压板的一端的压头配合部和位于所述压板的另一端的按压部,所述压头配合部与所述压头相接合;以及所述支靠部件包括支点部,所述压板还包括枢转部,所述枢转部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点部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配合部呈叉形,所述叉形的两个臂从两侧夹持住所述压头的颈部;和或所述静止部分还包括汽缸盖,所述支靠部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呈环状,并卡在所述牙套和所述汽缸盖之间。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配合部连接在所述压头的顶部。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弹簧按压泵为双体泵,并包括两个所述压头,即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且所述牙套的顶部形成有两个安装孔,所述第一压头和所述第二压头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包括枢转部以及位于所述枢转部两侧的第一压头配合部和第二压头配合部,所述第一压头配合部与所述第一压头或连接在所述第一压头上的第一活塞杆相连,所述第二压头配合部与所述第二压头或连接在所述第二压头上的第二活塞杆相连;以及所述支靠部件包括形成在所述牙套的所述顶部上的支点部,所述支点部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孔之间,且所述压板的所述枢转部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支点部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弹簧按压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压头和所述第二压头的顶部分别形成有支杆,在所述第一压头配合部处形成有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连接于所述第一压头上的所述支杆,且在所述第二压头配合部处形成有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于所述第二压头上的所述支杆。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子,在不对所述无弹簧按压泵进行操作时,所述卡子卡在所述第一压头的颈部和或所述第二压头的颈部,以阻止所述第一压头和或所述第二压头的向下运动。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是可拆卸的,且所述卡子集成在所述压板上。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孔口,在所述第一压头上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孔口与所述第一凸柱相配合;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压头上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孔口与所述第二凸柱相配合;以及在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有枢转部,且所述支靠部件包括形成在所述牙套的所述顶部上的支点部,所述支点部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孔之间,所述连杆的所述枢转部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支点部上。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齿轮系,所述支靠部件包括形成在所述牙套的所述顶部的齿轮安装部;其中,所述齿轮系包括:齿轮,所述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齿轮安装部上;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形成在连接于所述第一压头的第一活塞杆上,且与所述齿轮的一侧相啮合;以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形成在连接于所述第二压头的第二活塞杆上,且与所述齿轮的另一侧相啮合。15.如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部形成在所述牙套上;或者所述支点部被夹持固定在所述牙套和所述容器之间,或者所述支点部形成在所述容器上。16.如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部的杆部分为可折叠的,包括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所述第一节段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一节段折叠在所述第二节段上,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节段与所述第二节段对齐而呈一直线。17.如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部包括套筒和棘齿杆,所述棘齿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压板上,另一端包括棘齿,并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套筒中。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旋转复位件,所述旋转复位件包括操作部和从所述旋转复位件的本体悬置的至少一个抵接部,在所述抵接部的自由端上形成有斜面,所述支靠部件包括形成在所述牙套的颈部上的配合斜面,所述配合斜面与所述抵接部的所述斜面相配合。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弹簧泵为手扣式泵,其中,所述静止部分包括牙套和形成或安装在牙套上的汽缸,所述运动部分包括可往复运动地容纳在所述汽缸中的活塞杆和扳机,所述扳机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塞杆,所述扳机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其中,所述支靠部件为形成在所述静止部分上的支点部,所述扳机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中间点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点部,从而由所述扳机的所述中间点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分构成所述复位机构的所述传动部分。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弹簧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点部上还形成有限位件。21.一种容器,所述容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弹簧泵。22.一种容器,所述容器为双腔体容器,且包括如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中所述的无弹簧泵,其中,所述容器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无弹簧泵的泵外罩,所述泵外罩的顶部呈阶梯状,包括较高顶面和较低顶面,所述较高顶面的高度对应于所述第一压头和所述第二压头中的一个的行程上止点,所述较低顶面的高度对应于所述第一压头和所述第二压头中的另一个的行程下止点。

百度查询: 丁要武 无弹簧泵和包括该无弹簧泵的容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