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包括:金属横梁,所述金属横梁的高度由所述金属横梁的中部向两端渐次变小;所述金属横梁包括多个呈“一”字型顺次连接的横梁节段,所述横梁节段两端的高度不一致,所述横梁节段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横梁节段的连接组件;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浇筑设置在所述金属横梁上,所述金属横梁与所述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金属横梁与所述混凝土层的易拆装组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叠合梁的安装方法和拆除方法。本发明的叠合梁,跨度可调节,整体性强,材料可回收,增加了临时铺盖系统的实用性。

主权项:1.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叠合梁;所述叠合梁包括:金属横梁,所述金属横梁的高度由所述金属横梁的中部向两端渐次变小;所述金属横梁包括多个呈“一”字型顺次连接的横梁节段,所述横梁节段两端的高度不一致,所述横梁节段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横梁节段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梁节段上的若干第一通孔、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的连接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串接有紧固组件;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浇筑设置在所述金属横梁上,所述金属横梁与所述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金属横梁与所述混凝土层的易拆装组件;所述易拆装组件包括套筒和螺栓,所述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金属横梁上,所述套筒设于混凝土层,所述套筒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该叠合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叠合梁的跨度选用对应数量和对应高度的所述横梁节段;S2:将所述横梁节段按照高度从边缘向中部逐渐增高的“一”字型次序放置,并且相邻所述横梁节段的端部高度相同;S3:相邻所述横梁节段通过所述紧固组件连接,使所述横梁节段组成所述金属横梁;S4:在所述金属横梁上安装所述螺栓,所述套筒螺旋安装在所述螺栓上;S5:在所述金属横梁上部浇注所述混凝土层,覆盖所述套筒。

全文数据: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临时铺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高可拼装多次使用的叠合梁及其安装方法。背景技术地铁建设多为地下工程,线路多设于城市主干道路下方,车站多选择于交通便利的平交路口。但伴随着地铁车站的建设,施工期间的交通改道,往往对城市的通行造成极大的压力。车站主体建设工程的工期往往较长,这时采用临时铺盖系统便成为减小城市道路通行压力的常规做法。临时铺盖系统,主要为采用临时柱结合行车道板的综合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保证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当前临时铺盖系统的主要形式有混凝土盖板及军便梁两种形式,其中混凝土盖板存在以下问题:1、混凝土盖板一般需配合相应横纵梁,最大宽度一般不超10m,对于需整体进行铺盖的车站,需增加中立柱。而中立柱对车站施工会带来较大的影响;2、采用混凝土盖板后期破除范围较大,且需要大量混凝土方,浪费严重。如车站整体需进行铺盖施工,一般采用军便梁。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军便梁一般为多榀拼接而成,整体性差;2、由于军便梁不能直接行使车辆或进行沥青浇筑,需在上部增设混凝土现浇层,进而增大军便梁荷载;3、对于大跨结构,军便梁的竖向刚度较差,使得路面行车舒适度差;4、军便梁采用模数化结构,高度不能随跨径增加而增加,因此起跨度受限。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解决当前临时铺盖系统中混凝土盖板需要增加中立柱和需要大量混凝土方以及军便梁整体性差、荷载过大、跨度受限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包括:金属横梁,所述金属横梁的高度由所述金属横梁的中部向两端渐次变小;所述金属横梁包括多个呈“一”字型顺次连接的横梁节段,所述横梁节段两端的高度不一致,所述横梁节段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横梁节段的连接组件;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浇筑设置在所述金属横梁上,所述金属横梁与所述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金属横梁与所述混凝土层的易拆装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若干横梁节段组成金属横梁,金属横梁的长度可通过调整横梁节段的数量来改变,从而使得叠合梁的跨度可调节。所述横梁节段的两端高度不一致,可以通过选择相应数量和特定高度的横梁节段组成金属横梁,使得金属横梁的高度从两端部向中部渐次增高,能有效地解决叠合梁随着跨度增加而必须增加梁身高度的问题。叠合梁由金属横梁和混凝土组合而成,增加了叠合梁的整体性,竖向刚度较好,减少了混凝土的使用,同时也减少了叠合梁的荷载。金属横梁和混凝土层之间通过易拆装组件连接,不仅增强金属横梁与混凝土层之间的稳固性,还能使叠合梁使用完成后,通过拆除易拆装组件,拆除混凝土层,进而回收横梁节段,使横梁节段能够重复利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梁节段上的若干第一通孔、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的连接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串接有紧固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横梁节段为横截面呈“工”字型的钢板,所述横梁节段包括腹板、设置在所述腹板顶端的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腹板底端的底板;所述顶板呈水平设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倾斜或弯折段。进一步地,所述易拆装组件包括套筒和螺栓,所述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金属横梁上,所述套筒设于混凝土层,所述套筒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在混凝土层内的一端设置有锚筋,所述锚筋凸出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外侧面上。进一步地,相邻套筒上设置的所述锚筋互不干涉。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横梁两端的横梁节段的高度为固定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叠合梁的跨度选用对应数量和对应高度的所述横梁节段;S2:将所述横梁节段按照高度从边缘向中部逐渐增高的“一”字型次序放置,并且相邻所述横梁节段的端部高度相铜;S3:相邻所述横梁节段通过所述紧固组件连接,使所述横梁节段组成所述金属横梁;S4:在所述金属横梁上安装所述螺栓,所述套筒螺旋安装在所述螺栓上。S5:在所述金属横梁上部浇注所述混凝土层,覆盖所述套筒。进一步地,拆除叠合梁时进行以下步骤:S6:拆卸所述金属横梁上的螺栓,所述螺栓与所套筒分离,所述混凝土层与金属横梁分开;S7:将混凝土层分块切割,并凿除混凝土层,回收套筒;S8:拆除紧固组件,回收相应横梁节段。进一步地,所述横梁节段为横截面呈“工”字型的钢板,所述横梁节段包括腹板、设置在所述腹板顶端的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腹板底端的底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顶板的顶板小孔,在步骤S4中,所述螺栓从所述顶板下部穿过所述顶板小孔与所述套筒连接。本发明的叠合梁由金属横梁和混凝土层构成,减少混凝土的使用,使叠合梁的荷载变小,同时增加了临时铺盖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金属横梁的跨度可以通过调节横梁节段的数量来改变,灵活性强,当需要改变叠合梁的跨度时,仅改变金属横梁中部的横梁节段的数量就能达到该效果,比普通叠合梁通过增加端部长度来改变梁身长度更合理,而且横梁节段可以回收使用,减少材料的浪费。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道路施工、路桥施工等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叠合梁结构示意图;图2为横梁节段的腹板示意图;图3为横梁节段呈“一”字型顺次连接示意图;图4为连接板示意图;图5为横梁节段的顶板示意图;图6为螺栓、套筒和锚筋示意图;图7为叠合梁剖面图;图8-1与图8-2为跨度不同的金属横梁示意图。1-横梁节段,11-顶板,12-腹板,13-顶板小孔,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连接板,17-底板;2-混凝土层,21-套筒,22-螺栓,23-锚筋;3-金属横梁。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法来事实,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的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1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7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的结构示意图。该叠合梁包括:金属横梁3和混凝土层2,金属横梁3的高度由金属横梁3的中部向两端渐次变小。金属横梁3由多个横梁节段1呈“一”字型顺次连接而成,横梁节段1两端的高度不一致,相邻的横梁节段1之间通过连接板16连接。位于金属横梁3两端的横梁节段1的高度通常是固定的,当需要改变金属横梁3的跨度时,只需通过增减金属横梁3中间的对应高度的横梁节段1的数量,就能实现金属横梁3跨度的改变。混凝土层2浇注设置在金属横梁3上,金属横梁3与混凝土层2之间通过螺栓22和套筒21连接。横梁节段1为横截面呈“工”字型的钢板,该“工”字型钢板包括腹板12、设置在腹板12顶端的顶板11以及设置在腹板12底端的底板17。顶板11呈水平设置。如图2所示,腹板12呈竖直设置,腹板12两端的高度不一致,且腹板12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14,底板17上设置有倾斜或弯折段。如图3所示,金属横梁3由横梁节段1连接而成,相邻横梁节段1端部高度相同的一端相邻放置,设置有第二通孔15的连接板16如图4所示放置在相邻横梁节段1的相邻处,连接板上的第二通孔15分别与相邻横梁节段1的腹板12上的第一通孔14通过紧固件连接。如图5所示,“工”字型钢板顶板11上设置有贯穿顶板的顶板小孔13。如图7所示,螺栓22自下而上穿过顶板小孔13,可拆卸地安装在金属横梁3上。套筒21设置在混凝土层2,且套筒21有孔的一端与顶板小孔13相对应,螺栓22穿过顶板小孔13旋入套筒21内。如图6所示,套筒21在混凝土层2内的一端设置有锚筋23,锚筋23凸出设置在套筒21的外侧面上。如图7所示,混凝土层2内的相邻锚筋23之间互不干涉。套筒21和锚筋23增大了金属横梁3和混凝土层2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叠合梁整体结构更加牢固,而相邻锚筋21之间并不连接,使得叠合梁使用完成后,能轻松将混凝土层2和钢板组3分离,更方便回收横梁节段1,实现横梁节段1的重复使用。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了叠合梁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叠合梁的跨度选用对应数量和对应高度的横梁节段1,不同跨度的叠合梁可选择不同数量和不同高度的横梁节段1,如图8-1、图8-2所示;S2:将横梁节段1按照高度从边缘向中部逐渐增高的“一”字型次序放置,并保证相邻横梁节段1的端部高度相同;S3:将设置有第二通孔15的连接板16放置在相邻横梁节段1的相邻处,连接板16上的第二通孔15分别与相邻横梁节段1的腹板12上的第一通孔通14过紧固件连接,使横梁节段1组成所述金属横梁。S4:在金属横梁上安装所述螺栓,螺栓从所述顶板下部穿过顶板小孔,并将套筒螺旋安装在螺栓上;S5:在金属横梁上部浇注混凝土层,混凝土层覆盖上述套筒;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叠合梁的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6:拆卸金属横梁上的螺栓,螺栓与套筒分离,此时混凝土层与金属横梁之间的连接减弱,可将混凝土层与金属横梁分开;S7:将上述混凝土层按照套筒的分布分块切割,然后凿除混凝土层,回收套筒;S8:拆除安装在相邻横梁节段之间的连接板和紧固组件,将金属横梁打开,回收相应横梁节段。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横梁,所述金属横梁的高度由所述金属横梁的中部向两端渐次变小;所述金属横梁包括多个呈“一”字型顺次连接的横梁节段,所述横梁节段两端的高度不一致,所述横梁节段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横梁节段的连接组件;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浇筑设置在所述金属横梁上,所述金属横梁与所述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金属横梁与所述混凝土层的易拆装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梁节段上的若干第一通孔、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的连接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串接有紧固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节段为横截面呈“工”字型的钢板,所述横梁节段包括腹板、设置在所述腹板顶端的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腹板底端的底板;所述顶板呈水平设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倾斜或弯折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拆装组件包括套筒和螺栓,所述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金属横梁上,所述套筒设于混凝土层,所述套筒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在混凝土层内的一端设置有锚筋,所述锚筋凸出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外侧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相邻套筒上设置的所述锚筋互不干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横梁两端的横梁节段的高度为固定高度。8.一种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叠合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叠合梁的跨度选用对应数量和对应高度的所述横梁节段;S2:将所述横梁节段按照高度从边缘向中部逐渐增高的“一”字型次序放置,并且相邻所述横梁节段的端部高度相同;S3:相邻所述横梁节段通过所述紧固组件连接,使所述横梁节段组成所述金属横梁;S4:在所述金属横梁上安装所述螺栓,所述套筒螺旋安装在所述螺栓上;S5:在所述金属横梁上部浇注所述混凝土层,覆盖所述套筒。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拆除叠合梁时进行以下步骤:S6:拆卸所述金属横梁上的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套筒分离,所述混凝土层与金属横梁分开;S7:将混凝土层分块切割,并凿除混凝土层,回收套筒;S8:拆除紧固组件,回收相应横梁节段。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节段为横截面呈“工”字型的钢板,所述横梁节段包括腹板、设置在所述腹板顶端的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腹板底端的底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顶板的顶板小孔,在步骤S4中,所述螺栓从所述顶板下部穿过所述顶板小孔与所述套筒连接。

百度查询: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临时铺盖系统的叠合梁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