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包括池体、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池体包括池底和池壁;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设置在池底上,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从左至右将池体依次分隔为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第一池体一侧的池壁上设有进水口,第一池体内的池底上靠近第一挡墙的位置开有第一基坑;第二挡墙上靠近池底的位置开有出水孔;第三池体一侧的池壁中上部设有排水口,第三池体的池底上靠近池壁的位置开有第二基坑;第一池体、第三池体内均设有生态浮床和沉水植物,第一池体、第二池体、第三池体内均设有浮叶植物。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增加氧气含量,同时在浮叶植物净化塘塘底设置较深的坑,使沉积物沉积于坑中,便于清理。
主权项:1.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池体包括池底和池壁;所述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从左至右并排设置在池底上,且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从左至右将池体依次分隔为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三个独立的部分,第一挡墙高于第二挡墙;所述第一池体一侧的池壁上设有进水口,第一池体内的池底上靠近第一挡墙的位置开有第一基坑;所述第二挡墙上靠近池底的位置开有若干出水孔,起到均匀布水的目的;所述第三池体一侧的池壁中上部设有排水口,第三池体的池底上靠近池壁的位置开有第二基坑;所述第一池体、第三池体内均设有生态浮床和沉水植物,第一池体、第二池体、第三池体内均设有浮叶植物,浮叶植物包括水鳖、荇菜,浮叶植物起到遮阴、充氧的作用;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包括菖蒲、茭白、美人蕉和粉绿狐尾藻;所述池底内铺设有5厘米厚的石子;所述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之间间距为40至50厘米,第一挡墙高于第二挡墙20厘米;所述出水孔距离池底20至30厘米,出水孔直径为5厘米;所述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的底部至池底之间的距离均为30至40厘米,第一基坑紧靠第一挡墙底部设置,设置基坑的目的是为了使水体中的悬浮物在水流的作用下全部沉积到基坑内,便于在池底清理时直接清理基坑内的沉积物,无需清理整个池底;所述第二池体中污水的高度不超过所述第二挡墙,所述第二池体中的污水从所述第二挡墙下面的出水孔进入所述第三池体。
全文数据: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背景技术[0002]曝气式氧化塘污水技术能够提高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减少污水中的厌氧菌数量,防止污水在沉淀池中厌氧分解产生恶臭。目前传统的曝气式氧化塘污水技术需要在塘内设计曝气装置,而常用的曝气方式主要有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不论是哪种曝气方式,都需要消耗大量电能,而且建设和运行费用高,污泥不易排出也无法再处理利用,除磷效果低。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能够增加氧气含量,同时在浮叶植物净化塘塘底设置较深的坑,使沉积物沉积于坑中,便于清理。[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包括:池体、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池体包括池底和池壁;所述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从左至右并排设置在池底上,且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从左至右将池体依次分隔为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三个独立的部分,第一挡墙高于第二挡墙;所述第一池体一侧的池壁上设有进水口,第一池体内的池底上靠近第一挡墙的位置开有第一基坑;所述第二挡墙上靠近池底的位置开有若干出水孔;所述第三池体一侧的池壁中上部设有排水口,第三池体的池底上靠近池壁的位置开有第二基坑;所述第一池体、第三池体内均设有生态浮床和沉水植物,第一池体、第二池体、第三池体内均设有浮叶植物。[0005]进一步,所述池底内铺设有5厘米厚的石子。[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之间间距为40至50厘米,第一挡墙高于第二挡墙20厘米。[0007]进一步,所述出水孔距离池底20至30厘米,出水孔直径为5厘米。[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的底部至池底之间的距离均为30至40厘米,第一基坑紧靠第一挡墙底部设置。[0009]进一步,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包括菖蒲、茭白、美人蕉和粉绿狐尾藻。[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增加氧气含量,同时在浮叶植物净化塘塘底设置较深的坑,使沉积物沉积于坑中,便于清理。附图说明[0011]图1是本发明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2]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池体;2、第二池体;3、第三池体;4、池底;5、进水口;6、第一挡墙;7、第二挡墙;8、出水孔;9、第一基坑;10、第二基坑;11、生态浮床;12、浮叶植物;13、沉水植物;14、排水口;15、石子。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14]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包括:池体、第一挡墙6和第二挡墙7,池体包括池底4和池壁,池底内铺设有5厘米厚的石子15;所述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从左至右并排设置在池底上,且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从左至右将池体依次分隔为第一池体1、第二池体2和第三池体3三个独立的部分,第一挡墙6和第二挡墙7之间间距为45厘米,第一挡墙高于第二挡墙20厘米,作用是通过高度差增加净化塘水里的溶解氧,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所述第一池体一侧的池壁上设有进水口5,第一池体内的池底上靠近第一挡墙的位置开有第一基坑9;所述第二挡墙上靠近池底的位置开有若千出水孔8,可以起到均匀布水的目的,出水孔距离池底25厘米,出水孔直径为5厘米;所述第三池体一侧的池壁中上部设有排水口14,第三池体的池底上靠近池壁的位置开有第二基坑10,第一基坑9和第二基坑10的底部至池底之间的距离均为35厘米,第一基坑紧靠第一挡墙底部设置,设置基坑的目的是为了使水体中的悬浮物在水流的作用下全部沉积到基坑内,便于在池底清理时直接清理基坑内的沉积物,无需清理整个池底;所述第一池体、第三池体内均设有生态浮床11和沉水植物13,生态浮床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沉水植物为穗花狐尾藻、苦草、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包括菖蒲、茭白、美人蕉和粉绿狐尾藻等等,第一池体、第二池体、第三池体内均设有浮叶植物12,如水鳖、荇菜等,浮叶植物,可以起到遮阴、充氧的作用。浮叶植物净化塘中水生植物需要控制扩繁范围,便于收割和更换品种等。当水生植物衰败后,依据季节和植物特性,定期收割和更换植物,在保障水质处理效果的同时,形成四季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污水由进水口5进入第一池体1中,当污水高度高于第一挡墙6时,污水从第一挡墙6跌流至第二池体2中,注意第二池体2中污水的高度不超过第二挡墙7,第二池体2中的污水从第二挡墙7下面的出水孔8进入第三池体3,污水在第三池体3中净化后由排水口14进入下一个处理单元。[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池体包括池底和池壁;所述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从左至右并排设置在池底上,且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从左至右将池体依次分隔为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三个独立的部分,第一挡墙高于第二挡墙;所述第一池体一侧的池壁上设有进水口,第一池体内的池底上靠近第〜挡墙的位置开有第一基坑;所述第二挡墙上靠近池底的位置开有若干出水孔;所述第三池体一侧的池壁中上部设有排水口,第三池体的池底上靠近池壁的位置开有第二基坑;所迷第一池体、第三池体内均设有生态浮床和沉水植物,第一池体、第二池体、第三池体内均设有浮叶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内铺设有5厘米厚的石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之间间距为40至50厘米,第一挡墙高于第二挡墙20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距离池底20至30厘米,出水孔直径为5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的底部至池底之间的距离均为30至40厘米,第一基坑紧靠第一挡墙底部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包括菖蒲、茭白、美人蕉和粉绿狐尾藻。
百度查询: 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跌水式浮叶植物净化塘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