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恭喜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李宝山获国家专利权

恭喜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李宝山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恭喜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申请的专利一种新型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工艺及装置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1675443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1-14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010596959.1,技术领域涉及:C02F9/00;该发明授权一种新型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工艺及装置是由李宝山;王成强;郝甜甜;王晓艳;黄炳山;孙永智;王际英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0-06-2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新型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工艺及装置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工艺及装置,属养殖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工艺流程:机械过滤系统→蛋白分离系统→好氧硝化转化系统→厌氧反硝化转化系统→COD降低系统→消毒增氧系统,各系统之间通过输送管道相互连通,理化条件各异,由于采用了筛选自海水养殖池塘底泥中的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菌,适合特异性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养殖尾水的生物转化率;同时,使用可再生材料压制的微生物附着基,其形状可变、造价低廉。本发明可大幅提高海水养殖尾水的处理效率,提高海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海水养殖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养殖尾水的重复利用率可提高15%以上,并具有工艺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本发明授权一种新型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工艺及装置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新型海水养殖尾水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机械过滤系统、蛋白分离系统和消毒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好氧硝化转化系统、厌氧反硝化转化系统、COD降低系统,各系统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养殖尾水首先通过机械过滤系统利用物理过滤作用去除尾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再进入蛋白分离系统,利用蛋白质分离器去除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然后养殖尾水在好氧硝化系统中,将氨氮和亚硝酸氮转化成硝酸氮,再进入厌氧反硝化系统,在厌氧条件下将硝酸氮转化为氮气排出到空气中,之后进入COD降低系统,降低尾水中的COD,最后进入消毒增氧系统;所述好氧硝化转化系统是将养殖尾水中氨氮和亚硝酸氮转化为硝酸氮的装置,该系统依次划分四个独立区域,初步接触区、密集反应区、缓冲区和调pH区,前三个区域底部布有充气石与气管,然后在充气石与气管上堆积微生物附着基,微生物附着基内水管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初步反应区、密集反应区、缓冲区内微生物附着基按照外展梯形放置,调pH区不放置微生物附着基和充气石,该系统的尾水处理体积容量占总水处理系统的610~710;系统工作时,首先将培养好的硝化细菌109cfuml用海水稀释1000倍,泼洒在微生物附着基上,稀释液的初始添加量为单位时间内处理水体积的千分之二,然后充满养殖尾水,期间水温保持在15℃以上,保持充气,维持5天以上,之后在调pH区用NaOH调节8.5≤pH≤10;所述厌氧反硝化转化系统,是将养殖尾水中的硝酸氮转化为氮气的装置,该装置使反硝化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将硝酸氮转化为氮气排出到空气中,该系统要求将微生物附着基堆积在系统中,微生物附着基内水管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该系统尾水处理体积容量占总水处理系统体积的210~310;系统运行时,首先将培养好的反硝化细菌109cfuml用海水稀释1000倍,泼洒在微生物附着基上,稀释液的初始总添加量为单位时间内处理水体积的千分之二,然后充满上一阶段处理之后的养殖尾水,期间水温保持在15℃以上,严禁充气,维持3天以上;所述COD降低系统是降低养殖尾水中COD的装置,系统构建时,首先布置底部充气石及气管,然后堆积微生物附着基,该系统尾水处理体积容量占总水处理系统体积的110~210;系统运行时,首先用海水将筛选扩大培养的复合微生物109cfuml稀释1000倍,泼洒在微生物附着基上,稀释液的初始添加量为单位时间内处理水体积千分之五,然后放入上一阶段处理之后的养殖尾水。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其通讯地址为: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长江路216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